摘要:沁源,因沁水之源头得名。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建义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县。县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连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县,西邻霍州市、古县、灵石县,北靠介休市、平遥县。沁源县面积25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是长治面积最大的一个县...
沁源,因沁水之源头得名。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建义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县。县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连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县,西邻霍州市、古县、灵石县,北靠介休市、平遥县。
沁源县面积25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是长治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基本相当于长治市潞州区、潞城区、上党区、屯留区四区面积之和了,人口数量也和平顺、黎城一样处于末位。境内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95.7%,而河谷、腹地仅占4.3%。海拔最高2523米,最低939米,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
沁源距离山西省会太原217公里,距离长治市区137公里,是晋中、晋南、晋东南的交界处。地理偏避、交通不堪发达,通车公路里程938.48公里。与晋城市财政收入最少的陵川县1643.8公里相比,沁源通车公路里程只有陵川的三分之二,而2018年沁源财政收入是30.43亿元,而陵川只有3.13亿元。事实也确实如此,沁源境内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国道通过,更没有铁路越境,只有四条省县干支公路穿越县境。
公路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这个原煤年产量1754.7万吨优质焦煤重点产煤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原煤单纯依靠公路外运,就意味着平均每天两千多辆拉煤大车往返奔波在这些普通的省道上,对于地处太岳山主脉的山区沁源来说,也就意味着某些险要路段堵车是常态。
地处山区交通相对闭塞,使沁源物流成本加大。长治到太原三百公里的路途也不过两个半小时多,而长治到沁源一百公里的距离竟然将近三个多小时。交通不便制约的文旅更进一步的发展,看着邻近的平遥、绵山的游人如织,纵有千般美景也自叹不如。也导致外来投资有限,只能依靠能源产业发展县域经济。
沁源境内河流分属汾河和沁河两大水系,都属于黄河支流,而沁河是山西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原生态河流。这里森林覆盖率56.7%,林地绿化率达到70.7%,植被覆盖率90%.拥有220万亩森林,其中7.2%属于天然林;连片草场72万亩;天然牧坡113万亩。可以说境内“空谷风生草自香”,生态环境优美,春夏草木蓊郁,苍翠欲滴。
这里是中国油松之乡,油松遍布全境。“中国油松之王——九杆旗”位于沁源县灵空山镇灵空山风景区的须眉山顶,这株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千年油松的主干派生出九根笔直的支干,树高50余米,主干直径1.6米,树冠冠幅70余米,远看如同九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是中国油松中最壮观最奇特的巨松,一年四季碧绿苍翠,层次分明。这也是中华历史上的五岳五镇-中镇太岳山松涛奇观之一。
县境内树木众多、植被遍地,森林防火历来是这个山区县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地理上背靠介休绵山和连接霍山,作为太岳山林区连片区域的部分,牵一发而动全局,这也是329森林大火发生后,国家为何要从内蒙、吉林、甘肃调动专业的森林消防千里驰援的原因,把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把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因素降到最低。
天灾加人祸让沁源这个绿色山区遭受火魔肆虐。从去年冬季降雪之后,一春至今无雨,春季多风,天干物燥,任何一个小错都将酿大祸,导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心血付于一炬。
自古水火无情,人有情。于是,我们看到了专业的森林消防千里驰援;看到了武警、解放军官兵奔赴火线;也看到了煤矿工人一线待命。6000人的灭火队伍齐聚火场。各路人员全天候连续作战参与灭火,打通防火通道,人、物、机械轮番推进,进一步遏制火场蔓延、逐步扑灭余火。
外界关注着山区火势,但火区各路灭火英雄的安危更牵动更多的人们。英雄们,保重,安全第一!树,可以再种,但生命更重要。无论怎么,上党人民都心怀感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教训,防火每刻都不放松。既要青山绿树,更要安全与平安,珍惜这来自不易的绿色。
也许,对于这座七十多年前不曾屈服于日寇铁蹄围困的英雄之城的人民来说,未来会让山更绿,让那花坡山花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