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8:05:03 | 浏览:1888
又是一年秋来到,又是一年丰收时。9月29日,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热闹非凡,2022年上党区农民丰收节正在这里举行,西火十大碗、绿油油玉露香梨、荫城铁府老陈醋、白家沟小米 ……来自全区11个乡镇区的百余种特色农产品摆满了展销台,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扫货”。
“今年的丰收节办得非常好,我们一路品尝了很多当地的特色美食,能和农民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觉得特别开心。”市民陈杰说。
此次丰收节不仅有现场展销,还借助上党融媒体平台,引入了线上展销、平台带货,组织乡镇长参加“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活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优质农产品被更多商家知晓,推动品牌农产品与城乡市场对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近年来,上党区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现代化、科技化建设,紧紧围绕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及稳粮扩种大豆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战略,通过抓千亩方、万亩片以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实现了小面积高产攻关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目标,同时,加大田间管理,2022年,区农业农村局针对农情病虫害发生情况,出动9台植保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确保全区26.9 万亩玉米秋粮丰收丰产。
“对于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晋芳介绍道,“今年上党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7.4万亩,粮食产量预计可达0.96亿公斤。前三季度,全区农业生产总产值预计可达到1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收9%。”
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是支撑,产业兴旺是重点。上党区在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稳住“三农”基本盘,统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新农人也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近年来,该区不断完善职业农民技能培育体系,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千余人次。今年1—9月份,该区共组织30余次送农技下乡培训,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积极鼓励农民学中干、干中学,涌现出了不少“种粮大户”“种菜能手”,打造了一支科技强农的生力军。
“目前,上党全区共有97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了 1万余农户 5万余农民稳定增收,这些合作社正源源不断地为上党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该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郜树芳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汉川频道记者刘家 通讯员李伟 李小爱)正值秋收时节,广袤的江汉平原上,金黄稻浪随风翻滚,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9月17日,汉川市华严农场刘院生产队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进行收割,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茬茬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乔娅 通讯员 田素然 摄影报道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石井乡石井村的大樱桃进入采摘旺季,娇艳欲滴的红果泛着光泽,掩映在翠绿的枝叶间,甚是好看。近年来,满城区在做强优势主导果品产业的同时,发展葡萄、樱桃、桃、苹果等果品
2022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广场进行,今年朔城区丰收节分会场非常热闹。9月23日朔城区崇福广场热闹非凡,这次展销为期三天,展销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有很多产品是朔城区新的品种,朔城区各个乡镇都展示出自己有特色的农产品风格。摄影:刘
本报讯 不久前闭幕的2022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来自长治18家企业的近百种产品集中亮相。其中,有国内领先的大尺寸太阳能电池片、透过率最高的光伏玻璃,还有全球最深的紫外光、新能源汽车、海德利森撬装加氢站、LED通透屏、锂离子电池
山在哪里,祥和就在哪里;水在哪里,浪漫就在哪里。如果一个城市能够置身于水绕山环中,她一定是美丽的,比如大理、比如桂林,还有长治。图为:华北最大的湿地——漳泽湖长治是一个掩映在山水中的城市,临山而厚重,濒水而秀雅,东山西水相映经年,山成了国家
秋风起,秋意凉赶走了夏末的闷热却带不走“百日行动”的“高温”连日来长治公安从严从细从实落实打、防、管、治措施持续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打掉两个“跑分”团伙日前,长子县公安局成功打掉两个电信诈骗“跑分”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
“暖心、鼓劲、提气,催人奋进、令人鼓舞。”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后,长治市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部署要求上来,只争朝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9月22日,上党区召开市场主体倍增暨个转企工作部署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冯丽华,上党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巩志岗,区委常委、副区长段永丽参加会议。上党区市场主体倍增暨个转企工作部署会现场会议通报了上党区市场主体倍增和个
【类别名称】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标准地名】西蛮掌村民委员会【罗马字母拼写】Xīmánzhǎng Cūnmínwěiyuánhuì【所在(跨)行政区】西火镇【地名来历及含义】西蛮掌,成村历史久远,距今约2000年。旧时对穷乡僻壤的地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