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1:18:02 | 浏览:516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
雄奇壮美的太行山、钟灵毓秀的漳河水,馈赠给长治得天独厚的山川美景。悠久的历史遗存、璀璨的文化积淀,构成了长治市星罗棋布、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交融汇聚,孕育出丰富多彩、令人艳羡的旅游资源,绿色、古色、红色在这里相得益彰,异彩纷呈。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近年来,长治市高点定位抓谋划,重点突破抓项目,深挖资源禀赋,立足全域发展,积极打造太行旅游品牌,助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长治,正以昂首之姿,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图为:栖息鸟类嬉戏
以文塑旅 旅游资源注入“精气神”
文化是城市的底色,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吃着农家饭、听着红色故事长大,武乡县监漳镇下北漳村村民迎来了新希望。2019年,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下北漳村开始努力修复、开发和保护村中“三会一校”革命旧址等红色遗址,充分盘活红色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过去种地是村民唯一的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自从发展红色旅游业以来,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接近8000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亮介绍。
“作为丹朱封地、精卫填海传说的发源地,长子县县域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91处,其中国保13处、省保3处、市保27处、县保200处。”长子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王强表示,该中心打出“组合拳”,多方融资抓文物保护,多措并举促旅游发展,让长子文物绽放时代光彩,为建设大美长子、文旅兴县助力。
历史的文明浸润于表里山河的大地上,大自然赐予这里太多神奇景致。将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品,提升文旅产业品质,长治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舞台上释放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色彩——
深度挖掘二贤庄、观音堂等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演艺进景区,打造特色演艺产品;开发武乡八路军文化园、漳泽湖国家湿地中心、欢乐太行谷等夜间文化旅游项目,丰富夜间文化旅游业态;加快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引进运营机构,增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将历史文化、自然风景、地方民俗与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运用创意化手段,将文化底蕴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治旅游谱写出以文塑旅的崭新篇章。
图为:潞州区城隍庙广场
以旅彰文 聚力产业转型升级
让文旅产品既有山水“颜值”,又有人文“气质”,实现自然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让人们在旅游体验中拥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使文旅项目更受欢迎、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潞州区城隍庙广场坐落于交通便利的长治市东大街,是一处既有传统建筑风格,又有现代化功能的仿古建筑群。“城隍庙广场整合了经营、文化、功能等要素,具有购物、娱乐、旅游等多项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定位清晰。”该项目经营部主管张茹意介绍,城隍庙现有商户508户,综合型商业街门店数量297个,夜间营业文化类商户数量211户、占商业街总比重的42%,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人次及消费规模较大。这里既保留了古色古香、典雅秀美的传统风格,又透射出时尚休闲的现代经济元素。
源泉村,地处太行山脉中段,得名于村中泉水。“除了大自然的馈赠,红色文化也给了源泉村发展‘红+绿’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黎城县丹泉小镇项目经理孟德虎介绍,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扩大当地旅游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同时,项目可以增加固定和临时就业岗位数百个,帮助农民就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探索“文化+旅游”过程中,文化资源以旅游为载体,通过融合发展,加快了自身的产业化发展。“长治市通过推动‘龙头’企业建设,提升A级景区服务质量,丰富产品业态,完善文旅市场供给和基础服务体系,不断聚力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高质量发展动能。”市文旅局产业科科长王泽兵介绍。
图为:漳泽湖湿地公园
文旅融合 “诗与远方”双向奔赴
用“诗与远方”寓意文旅融合,即“诗”代表文化、“远方”意为旅游。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彼此产业链增值,还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振兴村位于上党区振兴小镇内,过去村中“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一个因上学难、吃水难、走路难出了名的“贫困村”。近年来,振兴村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以商带户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村中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170余户。”振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剑红介绍,村里以游客新体验为中心,打造凸显文化魅力、欢乐互动、科技亮点的全新国潮文化项目——振兴不夜村,将上党文化、传统文化、美丽夜景及民俗演绎等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夜游、夜赏、夜食、夜购、夜宿“五夜”产品体系,有效带动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的收入, 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无独有偶,武乡县丰州镇前沟村以“太行人家·韵味前沟”为主题定位,以“留住乡土味道、挖掘乡村美好”为改造原则,依托古村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创建融合太行风情与武乡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地。“前沟村始终致力于生态、文化的发扬与保持,对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地方风俗进行再保护、再挖掘,让这里更有品位、更有乡愁与魅力。”武乡县全域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雪军这样说。
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产生“1+1>2”的效果。长治市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中,着力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着力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助力添翼。
风劲正是扬帆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长治文旅必将融出新天地、迈向新高度!
(来源:长治日报 张瑞英)
“李书记的讲话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客观全面的总结了30多年来山阳区的发展史、奋斗史;分析阐述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发出“山阳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进一步分析确定了“三四五”发展战略目标,在工作推进机制上明确了“5310”推进机制和
最近的好消息多到爆棚包括交通,商业,便民,娱乐...3700万山西人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大变动大数据蓬勃发展旅游业突飞猛进交通发展迅速各项城市发展效果显著……感觉今天起山西分分钟又要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了山西这3个地方被评为中国城市品牌2018中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雄奇壮美的太行山、钟灵毓秀的漳河水,馈赠给长治得天独厚的山川美景。悠久的历史遗存、璀璨的文化积淀,构成了长治市星罗棋布、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交融汇聚,孕育出丰富多
来源:【威海新闻网】2022年4月21日,威海市乳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乳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乳山市不断加快文旅产业深层次、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文旅新
文旅花开别样红——河北承德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北承德通过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区和连续承办、举办省市旅发大会,文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配套设施明显提升,已成为承德第一主导产业。图为施工人员正在隆承国际欢
近年来,集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于一身的延安安塞区,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抓手,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之路。底蕴深厚 积极推动文化活动走出去安塞位于延安市北部,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
长治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94.4亿元增长8.3%日前,全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公布。今年以来,长治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作为、应
5.19中国旅游日来啦!6 大主题线路75 个精品景区每日有精彩今天为您推介【红色经典游】快来一起看看推荐线路A线路介绍:武乡八路军文化园→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1 武乡八路军文化园●景区介绍:武乡八路军文化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太行西街,背
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当时影响了长治,而且至今还影响着长治。高沐鸿,武乡人。高沐鸿(1900—1980),亦名高成均,武乡县故县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1917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受“五四”运动影响,与学友结社办刊,出版《共鸣》杂志,抨击旧世
中共长治市委十二届一次全会召开杨勤荣当选为中共长治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书记陈耳东、丁利军当选为中共长治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书记杨勤荣主持并讲话9月3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长治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杨勤荣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主席团委托主持
舌尖上的山西系列,我们今天走进晋东南,先看看晋东南长治有什么美食吧~!长治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市主体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下辖潞州区、屯留区、潞城区、上党区4区,及襄垣县、平顺县、黎
长治市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崔云峰辞去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区长职务请求的决 定(2021年12月3日长治市潞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长治
为进一步加强环太湖城市文化和旅游合作,打响环太湖生态旅游品牌,推动“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加深入人心,9月14日至16日,2022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合作共进推进会暨“秋渐浓 邂逅一湖悠然秋色”湖州文旅推介会走进苏州、无锡、常
近日,记者从柯桥区文旅资源普查镇街评审会上获悉,目前我区完成1791处文旅资源点的现场走访和数据采集工作,覆盖16个镇街,并筛选出565个优质资源单体,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评审会现场,与会专家按照相关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
平报融媒记者 朱江淼“这个地方我有时间就带着孩子过来,感觉很不错,既能开阔孩子眼界,也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俺家孩子可喜欢了。”6月30日上午10点05分,平顶山文旅基地刚一开门,新华区胜利街小学五年级的姚妍熙就和妈妈一起来该基地游玩。走进